“摩托罗拉全球裁员4000人、惠普将裁员2.7万人、诺基亚裁员1万人、RIM裁员5000人”,2012年国外IT行业刮起了一阵“裁员潮”,庞大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人心惶惶,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IT行业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果真如此吗?

21世纪重要的是人才竞争,IT行业大肆裁员现象说明人才过剩?其实,所谓“人才”绝非泛泛之辈,自古中国人有“人中龙凤”、“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例如:IT行业“黑马”包括比尔盖世、乔布斯、李彦宏等,他们以一己之力颠覆了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势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被人们赋予了神话般色彩。在IT行业生物链中,总需要他们这样的业内“翘楚”做引领者,走在行业的前沿。
IT行业仍是高温不降
IT行业知识寿命短、新技术层出不穷的特性要求从业者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和强烈的进取心。此次IT企业全球裁员热潮表象是“人满为患”,实质为顶尖人才的严重匮乏。事实上,IT行业发展高温未降。就中国而言,软件行业每年仍以30%的速度增长,仅2012年上半年产值就已达1.64万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4万亿元!据预测,IT人才需求量在2015年软件人才将达600万人!对于IT行业来说,技术的发展只进不退。全球IT企业大肆裁员并非行业倒退而是人才的重新整合,是核心技术缺乏创新所致。新时代新要求,泛泛之辈和不思进取者势必被淘汰。很多IT从业者把旧知识、旧技术当“万能刀”,处于“温水煮青蛙”状态。行业内从事人员普遍寄生于既有技术的现象已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大隐患。IT企业全球裁员正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任何技术都不能一劳永逸,身处IT行业不应丧失危机感。
人才培养环节出问题
IT行业既能书写神话、成就一批批“草根英雄”,也能具有“取精华去糟粕,快刀斩乱麻”的自我修复功能。纵观整个IT行业,人才参差不齐,按质量可分为精、中、实用三个层次的“橄榄型”结构。在我国,顶尖IT人才屈指可数而实用型人才又普遍缺乏,宛如站不稳的“不倒翁”,摇摇欲坠、严重失衡。人才培养源于教育,不平衡的人才结构在于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当。实践性较强的IT技能、知识仅放在课堂上、书本上、理论上,学生缺乏实操经验,培养的IT人才既不实用又没有持续能力。如此来,要发展为顶尖IT人才后劲不足,要成为实用人才又缺乏经验,两头难卡在中间。应行业发展态势,中国新兴起了一批专业的IT职业学校,打破IT人才以往的培养模式,开拓了一条“新知识技术及时更新,与企业紧密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之路。例如:南方IT教育,每年定期对国内成千上万的IT类企业深入调查,有针对的开发新、适合企业的新教材,让学生不受困于旧技术、旧知识。另外,与企业紧密联系探索型的教学模式教会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让他们根据需求及时更新和汲取行业新技术。
如果说2012年全球IT行业的“裁员潮”突显了行业发展的大隐患,那么,类似南方IT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对症下药”。IT企业大肆裁员之举并非节衣缩食而是灵活瘦身、先俯后仰。总之,21世纪重要的是人才竞争,IT行业迫切需求的人才只增不减,就看你要成为“待宰羔羊”还是炙手可热的““人中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