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各地高考志愿填报快接近尾声了,我不禁回想起那年今日的自己。
当时的我一个人坐在熟悉的电脑前,颤颤巍巍地点开了那个网页,独自面对人生当中第一个充满哲学意义的选择。
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我觉得印象很深刻,
为什么那么多人劝考生高考有大学能上就上别复读。
虽然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挺“丧”的,多少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但我觉得这句话更像是表达。
搞清楚为什么选择复读,比选择复读本身更重要。
对于复读这个事情我是拒绝的。
因为打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人生的每次选择都是no more again。
只要你有认真过的,或者这个过程中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我觉得就不必考虑是否重来。
然而,我们做这个“往左走、往右走”的选择时,往往还要听一下父母的意见,听一下亲朋的相劝,渐渐地变得左摇右摆,妥协退缩。
到底要不要“听妈妈的话”,做一些妥协,或者改变自己本来向往的方向?
在这一点上,我主张的是:永远不要做被动的选择。
要让自我感知去触发选择,而不是让选择本身去触发我们。
我准备给各位分享三点感悟。
近看到一篇文章,“为什么没人教我们不要成功”,感触良多。
的确,为什么呢?
因为成功如此金光闪闪,其他一切都变得黯然。
比如说,相信但凡有个亲爹亲妈的,都感受过这幅画面:
这就是成功学,我们每天都能从四面八方感受到的,扑面而来的压力。
在很多人心里面,成功人士的唯一标准就是富有。
整个社会都“成功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基于“向钱看”。
-
上大学选专业,肯定是金融、会计、法律,因为比较好找工作;
-
出校门择业,工资高几乎成为唯一被人艳羡的标准;
-
每一个人“先定一个小目标”,都是明年买房买车。
虽然我知道钱很重要,但是我,除了赚钱,你还有什么追求呢?
著名画家陈丹青在多次被问起如何成功之后,终于忍不住说到,
我没想过成功,我画画,纯粹为了喜欢。
所以他现在的成就,是因为当初选画画的时候就策划上的吗?
很明显不是。如果是这样,成功应该很好复制。
我想唯一能解释的是,选得再好,都比不上坚持和热爱。
选择自己喜欢的,就是对自己前途大的投资。
日复一日保持对这件事的热爱,将自己变成一个足够专业的人。哪怕不能成为行业翘楚,你也会有很大的机会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而且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职业需求也千变万化,职场的供需关系也在不断调整。
我爸老跟我说,他们那个年代,有个驾照就已经一只脚踏入行业了。可到现在,你还敢这么说吗?
再拿写作这件事来说,以前我们都觉得文字工作者穷酸、咬文嚼字、毫无活力。
但当自媒体行业出现之后,像黎贝卡这样的一批传统编辑,摇身一变成了斜杠青年,一篇文章就能带货几十万。
世界在变,变得让你措手不及。
或许你今天在坚持的,未来看起来会一文不值。
所以,不要跟风选任何别人眼里的热门,跟从自己的内心。
选择擅长vs选择挑战
我们总听说选择大于努力,每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尽相同。
但我觉得选择大于努力的情况,是基于你很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天赋的基础上而作出的选择。
对于每个人来说,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并不是太容易。
这里我想到《请停止无效努力》的作者孙圈圈的故事。
她之前在咨询公司的时候,曾经带过两个顾问。
两个人都非常努力跟着她做项目,但两人的发展差异巨大。
同样努力的情况下,一些人尽管再拼命也不得要领。
后来她恍然大悟,这结果背后的道理,其实就天赋的差异。
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擅长的方向上努力,必然大量耗费心力,终必然力不从心。
有人说,“赤手空拳的人,想改变命运一定要加杠杆。”
非常正确,可是低成本的杠杆从哪里来?
近在咫尺,就是自己的天赋,把杠杆加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面。
后,放宽心,
怎么选也许都是对的
人生很长,我们却都喜欢过早地下结论。
然而,也有不少后来居上者给我们啪啪打脸。
像高考都考过几次的马云、俞敏洪,像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上校。
这批人在当上企业家之前,也许都是被嗤笑的落魄对象。
我身边也有一位比我年长的朋友,她家境贫寒但成绩优异,毕业于国内985院校的化学系。
工作了第二年,我便听说公司帮她申请了到芬兰的海外就职。
身边的人都觉得她一跃龙门,谋到一个好发展。
但前段时间见面,才知道她到芬兰的日子过得并不容易。
因为不通本地语言,她只能做一些小朋友家教的活,白天一份工作,晚上一份兼职。
当时,她听说懂芬兰语能享受到免费的大学教育,于是愣是每天家教回家,已经夜晚10点了,还是咬着牙背到凌晨,终争取了这个免费就读机会。
“别人看我觉得很好,但对于一个语言不通的新移民来说,每天都活在惶恐里。”她发自肺腑地说。
一个异国女子,在陌生的环境,无任何支援,争取到了本地人的待遇,所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从她的故事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正确”和“错误”的选择之间,并不存在强弱之争。
再正确的选择,都会让你有一些迫不得已的狼狈时刻。
所以,也许在做过一个糟糕的“正确决定”后,你才发现生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美。
写到这里,我想起斯蒂芬科维的一句话:我不是环境的产物,我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平庸,皆由环境造成,
-
抱怨自己的不富有,不是出身于富裕之家,
-
抱怨没有光鲜的履历,缺乏背景和关系。
当你选择相信这些无谓的因果,你眼前的路必然越走越窄。
请相信,真正掌控人生的不是选择本身,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