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对提升学生的道德、人文素养、性格养成都有很大帮助。让国学经典回归课堂不仅可以修身养性,增加智慧,还可以引领我们回归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善良风气的形成。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教学的国学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平日里大家说得比较多的国学启蒙经典;也有《声律启蒙》、《古代名句选读》、《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经典书籍,此外还有著名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学生所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学生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国学回归课堂让我们来了解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选择国学中的经典何其重要,它能为学生点燃一盏智慧心灯,能雕琢学生温文尔雅的气质,能塑造学生知书达礼的少年,能奠基学生德行高尚的一生!
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回归课堂,在生活、教学中渗透国学知识、国学思想,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
营造浓厚国学氛围
国学回归课堂,老师的教学需要打破了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文——背诵默写”的传统教学模式。学校在校园布局精、雅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塑像文化、园林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等在校园美化方面的特殊作用。国学经典名句、书法篆刻与墙体文化紧密结合,诗词歌赋充溢眼帘,古色古香的教育设施之间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气息,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国学经典点滴渗透,加深兴趣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家之计在于和”,它的字面意思是:一年之中,好的季节是春天,一天之中好的时间是早晨,一个人一生重要的是勤劳,一个家庭中宝贵的是和谐。好多学生都知道这句俗语,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们再稍稍指引,他们不是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生需要懂得有很好的规划,每年都给自己制定一定的目标,并且努力去实施,这样的人生才会过得充实 而有意义。
三国刘备文曰:“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这句话值得让世人知道并铭记在心。后世人传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班级里开展“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班会活动课,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活动使同学们能更好的分辨善恶,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抑恶扬善,让孩子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主动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让我们的学生做智慧之人。
让经典诵读成就学生的人文气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像这样优美的诗句,深刻的含义,教师有选择地给学生们挑选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经典作品,通过诵读,使学生感悟我国所独有的诗词歌赋优美的语言、韵律,体会作品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性美,进一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的课程,新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话题和新思维方式,提供给老师和孩子们一个新的平台。国学的研究和实践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在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方法思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长期坚持经典诵读,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能让国学的儒雅恬淡、坚韧含蓄走进学生的心灵,内化为高贵的气质,使其受益终生。
通过诵读国学激发情感, 悟出道理
家庭的温馨,父母的呵护是其中极好的素材,但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被宠被惯,与父母的隔阂渐增,从这一角度讲,如何突破学生的这一认识障碍就成了难点。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校首先引导学生在诵读《三字经》中品味含义,“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朗朗上口的文字,读起来容易记忆,比一般的说教更易深入学生心理。可能在学生心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触动,但起码也是个触动。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会慢慢显现。
让诵读经典进入习惯
学校每天利用早晨开设二十分钟“诵读国学经典”,精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古诗词、格言警句等,每天利用投影仪播出,让学生每天诵读,受到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借此提升学生的修养品味。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就不得不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国学文化回归的重要性。课堂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平台,学习民族的诗词歌赋及其它经典作品,使学校课堂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链条。为此,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竭尽全力,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已任,让国学教学回归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