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南方IT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和升级的关键之年,有赖于全院(校)每一位老师的同心协力,共同努力。为了让大家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统一思想,以创新思维引领工作,走出新格局,学校特别组织了系列培训讲座,继7月的《专业与优雅》培训,提升了大家的感性素质,8月又迎来了由创始人曾凡明校长主讲的第二场培训《我的职业我做主》,让大家重新认知“师者”这个职业。
这次培训同样是以视频、图解、音频等多样化的形式,由浅入深地讲述面对改革升级过程中的诸多困境,我们作为一名“师者”应肩负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又应如何对待我们的工作。
师者荣耀 使命伟大
首先要达成一个共识:在学校(校)的每一个岗位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岗位性质不同,每一位成员都是“师者”,都有各自的成就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教师,是一个崇高而光荣的名字,是一个有尊严有成就的职业,只要我们坚定地相信,幸福指数自然而来。
教师也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但平凡的岗位,要做出不平凡的事。“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良知是成就尊严和存在意义的明灯,这是每位老师应树立的目标。
作为一者,我们应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所在,要随时铭记我们的产品是“人”,性质是“学校”,培养好一个学生,成就的是一个家庭,否则就是害了一个家庭。因此我们要以“工匠、大爱、独立、气质”8字精神来要求与提升自己,让我们的工作更专业更优雅,得到更多的尊重。
爱岗敬业 由我做主
每个老师都是岗位的主人翁,要将被动的“打工心态”转换成主动的“我做主”心态,独立完成个人工作,不依赖同事和领导,养成主动思考、独立承担的工作习惯,加强岗位责任心,做到敬业乐业,无私奉献。
每一个伟大的企业都不是生而伟大的,而是靠人创造出来的,虽然我们还没有好的待遇、好的资源、好的环境,但学校这20年来一直是在实打实地做事,对老师和学生都以真诚相待,也真正地改变了3万余个学子的命运,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希望每一个成员,都能发自内心地想将学校变得更好,对岗位,对学生,对学校形成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在工作中要把眼光看得远一点,为自己规划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让责任和目标在“当家做主”中落地,实现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互融共促。
摆正心态 未来可期
兴趣是大的动力,责任是大的使命。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认同“师者”这个身份,教师虽然有分工的不同,责任的不同,但承担的使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培养好每一位学子,做好学校的口碑。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很正常,要学会适应和解决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和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能力。
要认识到学生存在问题是正常的,更需要大家发挥大爱精神,付出双倍的努力。我们目前实施的“技能+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只要获得成功,生源将不是问题。
一件事情能成功,决定性因素不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否持续的付出。我们要调整心态,耐住寂寞和孤独,来度过“疲劳期”。
做教育没有捷径可言,“巧+笨”是实现专业与优雅的核心,“巧”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来坚持理念;“笨”是指努力付出,并坚持下去。学校将弘扬大智若愚的情怀、精神和文化,踏踏实实办好职业教育。
从国内、国外的教育形势看,职业教育的未来是广阔的,只要坚定信心,坚持口碑办学,相信未来3年必定会迎来好的发展。
这次培训让全院(校)老师重新审视“师者”这个职业的责任与使命,思考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规划;也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让全体成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坚定高效地完成学校的改革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