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软件产业正在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全球软件技术发展进入转型关键时期,为中国软件产业提供了与全球软件产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另一方面两化融合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物联网建设需求的凸显,又为中国软件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把增强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等作为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国家在不断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入,对软件产业的支持也越来越多,这都为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本期,我们邀请软件产业领域知名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挑战、机遇以及应采取的策略。
核心技术待突破 产业链优势不强
·多数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软件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
·在中国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制定中话语权的提升以及核心技术的突破上我们任重道远。
·行业的垂直整合使得产品竞争演化成产业链竞争,而我国软件产业链竞争力还不够强。
景新海:国产基础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多数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在中国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制定中话语权的提升以及核心技术突破上,我们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国产基础软件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与国际同类厂商的巨大投入相比差距明显,靠企业的原始积累做滚动投入难度较大。“核高基”对重大专项连续15年的支持,将使一批重点国产基础软件企业持续获得国家资助,终提升产品技术能级,拓展市场。
刘文清:我国基础软件产业发展到今天,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
首先,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局面没有明显好转。目前只能说国产基础软件打破了国际龙头企业的市场垄断,但还没有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这里有用户使用习惯的原因,有国产基础软件产品的应用不够丰富和相应开发环境、开发工具不够完善的原因,也有大家对国产基础软件认识不足的原因。
其次,国产基础软件产品缺乏竞争力。国产基础软件就单个产品来说,基本上已经与国际同类产品处于同一水平。但现在单一产品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行业的垂直整合使得产品竞争演化成产业链竞争。国际厂商已在着力打通产业链,构成软件产业链的竞争,市场竞争其实已经从咨询服务开始。而国产基础软件厂商比较分散,基本上还处于单个产品竞争的局面,竞争力明显不强。另外,国外企业引领着市场需求,每一次技术和产品的转型都会导致国产基础软件企业新一轮的技术升级,被动的“紧跟紧跑式”的产品升级使国产基础软件产品缺乏竞争力。
再次,我们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国产基础软件的标准滞后、国产基础软件所需人才匮乏等等。这些影响国产基础软件企业快速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
任永杰:国产数据库是我国基础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研发早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而我国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库产品差不多是在“十五”期间。国产数据库产品是一个对于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软件产品,在其发展历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数据库软件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极高进入门槛的软件产品,对于产品在技术方面的适用性和领先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产品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另一方面,数据库技术本身也随着应用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对于国产数据库企业来讲,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都提出了挑战。当然,大的挑战还是在市场层面,在国外产品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局面下,国产数据库软件如何突围,也成为国产数据库软件企业的重要课题。
刘淮松:总体上看,我国软件服务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和软件企业数量都在持续高速增长,产业创新能力也在稳步提高,对国家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产业形态上看,“软件”与“业务”的融合趋势,导致软件产业向“服务化”转型。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核心技术和软件产品的控制权;产业创新能力不强,集中体现在骨干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不足;软件人才的储备和供给满足不了产业升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不了新型软件服务对人才的需求。但是我们也拥有发展机遇,机遇来自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来自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升级对IT的需求,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许多有利于软件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胡才勇:我国基础软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仍然面临着用户少、市场小的问题。这个现状的产生可以从国产软件本身和产业环境两个角度来看。从国产软件本身而言主要存在发展思路的问题:第一,我们的软件产品商业化程度不够,没有形成产业链;第二,在过去几年,国产软件大多是在走模仿的路子,我们所做的工作缺少真正的创新性。我们的模仿和兼容导致自己总是慢一拍,可以说,Office2007和Windows7的问世意味着国产软件模仿战略的失败。
从产业环境看,国产软件的生存空间非常恶劣。首先,国产软件面临着盗版和垄断两座大山。严重的盗版问题阻碍着国产软件的普及使用。其次,我国软件的全民教育和评价体系全部基于微软产品,导致了国产软件事实上缺少使用环境。
共同培育市场 推动产业发展
·软件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成功与否,关键看技术的实践和应用。
·国产软件厂商需要联合,共同培育市场。软件和芯片企业也应合作,实现关键领域重要软件的自主可控。
·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加大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力度实现。
刘同龙:有人认为,目前中国有很多软件产品。例如,在工业软件领域,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很多中国的CAE(计算机辅助工程)产品。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出现的一些好的技术在商品化、市场化方面还不是很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技术的实践、应用很重要,也很关键。
我们在创业时就应该想到要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来经营自己的产品,东西再好,也要客户接受才行。如果企业能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自然会有很多客户去应用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市场化应该是企业非常注重的过程。2008年PTC公司的收入超过了10亿美元,微软也是在10年之内强大起来的,这说明一个公司需要持续地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展壮大。中国创新的土壤一旦形成,几年内肯定会涌现出很多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实践和应用很重要。
刘文清:国产基础软件企业有一些共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比如:
一、产品营销策略方面。面对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国产基础软件产品大多走的是低价竞争策略。而同时,国产基础软件企业比较分散,企业实力较弱,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产品恶意压价,无序竞争。于是,国产基础软件产品给人们形成了低价的印象,国产基础软件厂商很难走入投入产出合理的良性循环。国产基础软件产品的价值不能通过合理的价格得到体现,成了“贫瘠”的土地,其上的集成商、代理商等则很难丰裕,这也是国产基础软件的渠道建设不是很好的一个原因。在当前环境下,国产基础软件厂商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培育市场,一起把蛋糕做大。这虽然十分重要,但实现起来难度很大。
二、从示范到规模推广方面。国产基础软件并不缺乏成功的案例,在很多用户和行业都有成功的示范性应用,但示范成功之后缺乏复制。基础软件市场化的关键就在于成功复制,但这恰恰是目前所缺乏的,年复一年地做示范是很难转化为大规模应用的。一个上百万元的信息系统建设,可能只需要几套操作系统。国产操作系统厂商的定位是做平台,除了提供处于信息系统底层的操作系统产品外,还要负责完成软硬件适配、驱动程序开发等工作。系统一旦遇到问题,用户首先想到的是国产操作系统的问题,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后的结论并不是操作系统的问题,但由此产生的大量的技术支持成本,是国产基础软件厂商目前不得不付出的。这其实存在着国产基础软件厂商产品推广模式的问题。
张帆:未来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特征是“服务模式创新、区域聚焦、服务产品化和优化产业结构”。服务模式创新是指新的服务业态将会在未来快速产生,软件服务化(SaaS)、多模式服务外包将会成为新的趋势。区域聚焦即未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新的“隆起带”。信息技术服务产品化主要解决的是服务的内容、价值的认定、服务质量的衡量,以及服务定价等问题,其实主要的挑战还是对服务商内部关于模式、流程、人员和文化的挑战。优化产业结构则指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涉及咨询规划、系统集成、监理、教育培训、多模式外包、运维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技术深度,需要优化。
张振清:首先,企业应该对产业发展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更要能准确把握产业未来的发展,抓住机遇,着重抓有利于产业未来发展的工作;其次,加大对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力度,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再次,企业应该利用直接服务于前线客户的机会,建立以培养IT专业人才为核心的IT人才体系,为产业发展持续输送新鲜血液。
胡才勇:基础软件企业首先要从标准入手,在涉及基础软件的一些关键标准上,通过标准的试点带动基础软件的实际应用。其次,国产基础软件企业应该按照行业市场细分,真正创新,以应用为突破口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如今大多数国产Office都是模仿微软Office2003,在微软推出Office2007后,我们的模仿策略就从战略层面彻底落空了。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实现关键领域重要软件的自主可控,促进基础软件与CPU的互动发展。国产软硬件要协同发展才能共赢。英特尔的芯片和微软的操作系统配合得很默契,他们形成了一个产业链的闭环体系,Wintel联盟的这种合作特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要发展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就必须协同起来,软硬件配套形成产业链,形成规模。国产龙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低功耗,安全性高等。国产软件和国产芯片是一家人,理应协同起来,在建设自主可控的信息自主权道路上并肩作战。
政策环境利好 两化融合催生新机遇
·“核高基”重大专项以及《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于基础软件产业发展影响深远。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的制定带动我国信息技术服务的发展。
·两化融合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将为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带来更多机遇。
景新海:“核高基”重大专项以及《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于基础软件产业发展影响深远。一是开放的行业标准。“核高基”重大专项对标准的研究给予重点要求,鼓励制定我国自己的产业标准。做好国家标准并积极推行将为国产基础软件产业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长期的政策支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产业体系建立、自主创新、应用带动三大任务入手,规划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IT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扶持产业发展的多项重要举措;“核高基”重大专项则从产学研用结合的角度支持国产基础软件研发与人才集聚,长期连续的支持同样有利于基础软件企业坚定持续投入的决心,加速兼并整合和规模发展。三是用户的信心支持。“核高基”显示了国家发展国产基础软件的信心,进一步增加了国内用户对于国产基础软件的信心。
刘文清:“核高基”重大专项将基础软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重点发展,为我国自主基础软件的创新与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起到了引导作用。政策的出台将对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向自主创新靠拢起到引领作用,对配套政策的制定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永杰:“核高基”重大专项以及《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两个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产基础软件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产基础软件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市场空间会进一步加大,市场机遇会不断增加。那么,对于像人大金仓这样的基础软件企业来讲,在了解了国家对于基础软件企业支持力度的基础上,也就更有信心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张振清:虽然近些年国内的信息服务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但却一直缺乏产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很高兴看到国家相关部门推进了标准的制定工作。产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将完善产业发展的科学化与规范性,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提升产业的整体实力。对信息化服务提供商而言,标准的制定无疑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起到了规范、鼓励和引导的作用。我认为,产业相关标准的推广应用还是需要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及客户通力合作。政府制定相关标准推行规范和办法,自上而下为标准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相关机构和科研院所对标准的应用进行适时的理论指导;而作为直接受惠于产业标准的企业和服务客户,更要在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用标准来规范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保证标准的真正落地。
目前,中国信息服务业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信息化概念虽然早已提出,但是信息化应用的发展相对缓慢。相信两化融合的提出,对于增强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信心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刘淮松: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趋势,这对IT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服务企业而言带来的是市场机会,同样也带来了业务能力升级的机会。《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产业和企业而言,重要的是改善产业环境和拉动市场应用。在一些关键领域,国家将实施“核高基”、软件服务培育等重点工程,通过应用来牵引国产软件和解决方案的推广,这将有助于软件企业突破市场应用瓶颈。
政府引导不可或缺 人才培养急需支持
·国家和行业协会有必要进一步营造使用国产软件的舆论氛围。
·期待政府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予以更多支持。
·通过重点行业、重点项目拉动信息服务产业的市场需求。
任永杰:国家需要对基础软件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给予一些比较有利的政策。作为IT企业的核心,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国外大型软件企业,国内基础软件企业无法从薪酬待遇等方面获得优势。所以,希望国家可以针对基础软件企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多出台一些有利的政策。例如,国家可以营造比较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让更多的IT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国产基础软件、国产数据库软件的发展状况;建立更多、更完善的培训机制,为国产基础软件企业的在职员工提供更加优惠、更加便利的培训资源。
除了政策方面,也需要国家在资金、市场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支持。资金方面要坚持给予国产基础软件企业持续的投入,让其有一个相对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市场方面给予企业积极的引导,让其产品扩大应用规模。这样就可以打造一个相对完整的链条,帮助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张振清:政府在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引导、规范和监督。通过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扩大信息化产品及服务的市场需求,带动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加强信息服务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需要规定各级政府和促进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协调机构的职责,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对该行业的管理和监督职责。信息服务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是这个产业的第一核心要素,还需要政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培育拥有良好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为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建议:第一,加快软环境建设,在商业模式、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加快建设步伐;第二,着力发展具有带动效应的重点行业、重点项目,拉动信息服务产业的市场需求,加快产业发展步伐;第三,均衡地区间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薄弱区域的信息化投入。
胡才勇: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模式逐渐成为软件产业的主流,并已在市场上显现出巨大的影响。我国的基础软件大多是基于开源软件发展起来的,开源的发展使软件商业模式从“使用许可”为主变成以支持、咨询、集成、再开发等服务为主。不断加强服务有利于国产基础软件冲破用户使用习惯等障碍,帮助用户真正用起来。开源软件以提供服务赢利的特性也给国产基础软件实施服务模式奠定了基础。为了促进国产基础软件的发展,有必要继续加强对开源软件的采用和开源软件服务模式的研究。